栏目导航

您的位置: 首页 > 百科知识 >

什么是存管什么是托管(监管、存管、托管,说不准哪个更靠谱)

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5-03-29 00:38:11    

这年头,卖什么产品的都爱玩文字游戏。

服装店做促销,一句“低至1折”就能骗得不少顾客光临,然而你进去一看,却发现所谓1折商品,要么是卖完了,要么是过了好几季的断码货,真正入了你法眼的那些,该怎么卖还是怎么卖。

卖衣服的“卖弄”一下文字,暂且还无关痛痒。若是管钱的人也这么玩,可就让人不太放心了。

比方说卖金融产品的。因为涉及行业术语,金融产品玩起文字来,更容易忽悠到普通投资者。

就举个例子,“资金监管”“资金存管”“资金托管”这三个词,你能分清吗?

此处又该说一句:汉字真是博大精深。一字之差,意义可就相去甚远。

投资了P2P金融产品的人,想必就见过这三个词。

因为上头要求网贷平台不可设立资金池,所以网贷平台需要和第三方机构合作,由第三方机构对平台资金,也就是投资者的钱进行管理。于是就出现了监管、存管和托管三种模式。

先说说“监管”。很多网贷平台都喜欢说自己的平台是被央行或是银监会监管的,投资者一听,觉得都被银行“监管”了,那必然更安全。

事实上,“监管”才是真正的“大忽悠”,因为业界对于监管这个词并没有明确定义。而且,广义地讲,任何一个银行账户都是被监管的,平台强调的所谓“监管”,可以说就是正常保障,并不是追加了一层防护。


再说说“存管”。这个模式下,投资人的钱被存放在银行(或第三方支付)开设的专门账户里,与平台自己的账户分开。但是,这个账户里的钱,什么时候取,取了拿去干什么,第三方机构是不会管的。

最后再说说“托管”。投资人的钱也是被放在银行或第三方支付机构,但,每一个投资方都有一个独立的账户。同时,平台的借款人也必须有各自独立的账户。交易时,第三方机构会按照平台的指令,在投资人和借款者之间划转资金,而平台无法接触资金。

所以“托管”的定义,听起来算是最靠谱的一个,稍微了解定义的投资者,可能就放心的将钱交给了所谓“资金托管”的P2P平台。

然而,这种设计并不是全无漏洞的。如果交易和借款人是平台虚构的,那也照样可以拿到投资人的钱,只不过程序稍微复杂了一点。而对此做法,银行或第三方机构往往防不胜防,即便要细究,成本也十分高昂。

所以,冠上这几个看似堂皇的词语,也不等于哪个平台就更有保障。